2024年5月31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科学与佛学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节录)

崔维成

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佛教哲学中的世界观

  佛教哲学创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而不着重于一般哲学所强调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佛教哲学认为,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是“无明”和“我执”,“无明”就是看世界的方法不对,“我执”就是把“无常”的世界当成“有常”,从而产生执着,由此带来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要彻底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必须破除“无明”和“我执”。因此,佛教典籍中介绍了大量的实践方法来破除“无明”和“我执”。为了破除无明,让人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在佛教哲学的一些典籍中也能找到一些关于世界的描述。但佛陀叙述世界的目的不是象我们今天搞科学研究的人那样,单纯地为了探索世界,而是为了劝人向善。因此,他为了使不同根器的人能够接受,有时采用了不同的比喻说法,这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大原则上还是相同的。本节所归纳的概述主要来自济群法师的论著和作者本人的理解。

  对于宇宙间众生发生的次第(先后),佛教哲学中有一些描述。如《华严经》:「世界之初先成虚空,次成无色界,再成色界,再次成欲界。」佛教常讲「空」,但此「空」并不是「虚空」,佛教的「空」是指「如来藏」或「自性」,是一种「绝对的境界」,而「虚空」是「因色而有」的相对境界,佛教认为世界、众生皆源于宇宙之本体(即自性),虚空亦不例外,由自性起「无明」(即微小的执著)然后就先有「虚空」(因分别而有),然后再生出结构简单(也就是执著很小,业力很轻的)的无色界众生,这些众生没有颜色或物质,只有「意念」(也就是由「识」形成的生命),我们人类若禅定修得很好,到达「空定」,死后就可能生到这种天界。执著稍深一点就有色界众生出现,这些众生只有色相,但没有淫、食二欲,在人间修禅定到四禅天以下,死后会生到色界诸天。执著、业力再大的众生就出生在欲界,欲界天的众生有食欲、淫欲与睡眠,此界有精神境界的欲界六天,有物质界与神识合一的「人」与「畜生」,亦有很苦的「恶鬼」与「地狱」道众生。这些不同境界的众生是因为「心的状态不同」而产生的。

  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佛教哲学的宇宙本质是空(自性),即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不去观察,它们就会存在。一旦用心去观察,就会一无所获。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是它的本质。由空而生出虚空(即“有”),物质与意识是“空或有”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即有物质就必然有意识,两者不能区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因此,它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这就是佛教哲学对这两种现象的批评。因为空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因此,意识与物质从本体上来说均是不生不灭的。但意识与物质从现象上来说,均遵从“缘起缘灭”的因果法则。认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均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各种现象(可称为法)都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诸法无我)。佛教哲学包含缘起性空律、缘起缘灭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范畴。

  佛教哲学认为,我们人类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就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如世界、宇宙、时间、空间、物质、意识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由人按立的,都不是绝对的存在(即所谓的客观实在)。这些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概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遵守“缘起缘灭”的规律。佛教哲学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世”是时间,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是方位的界定,表示空间的范畴。佛法中所说的世界,我国古人趁为宇宙,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因此,宇宙与世界本质上是同义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前,人们总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在,人们知道,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这在佛教哲学中早就明确。

  佛教哲学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也有很多的描述。《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也就是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生出物质。佛在说法的时候科学上还没有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名词,所以他只有以「邻虚尘」「色边际相」等名词来表示。佛的表示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对物质组成的说法到今天才被科学逐渐证实。近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知道物质可由大往小不断细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与电子组成,……一路分析下去,目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轻子(Lepton)与光子,以及组成强子(Hadron)的夸克(Quark),还有这些基本粒子的反粒子。这些轻子、光子与夸克的重要性质有:静止质量、电量与自旋量(SPIN)及空间大小。轻子包括电子、微中子及渺子(Muon),目前尚不知其体积有多大,也不知其内部有什么结构,但有微小的静止质量与自旋量,有些带有电量,有些则呈中性,在佛教哲学看来,自旋量是动的能量,与佛家所说的「火大」有关。佛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地大」表坚固之性,「水大」表湿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风大」表移动性。若再加上「无碍」的「空大」则称「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认知」作用的「识大」则成「六大」,六大是有情与非情世界组成之要素。体积大小并没有坚、湿、暖、动之性,故体积只是虚空的性质而已。质量有「质碍」性质,应属地大,至于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电量。所有分子、原子皆不离电量,但电量看不出属于那一大。电子在科学上观察,它有自旋、质量与电量,因此,它具有火、地、空三大及电荷,而光子没有质量,也没有电量,故只有火大、空大而已,目前科学界对物质的定义似乎是取决于「地大」,也就是要在静止时有质量才算。若如此,那么光子及夸克就不是物质,而只是虚空的一些特有性质而已。科学家把空间的性质以体积、自旋等来表示。目前已发现在质子与氘原子之间就有200多种不同静止质量与自旋量的小粒子存在,而在轻子与质子之间亦有多种介子(Meson)存在,这些不同粒子在佛教看来,就是各种「色边际相」,含有不同份量的虚空性质所成,在《楞严经》中,佛并未详列目前科学上找到的各种粒子,只是列举一种「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作为说明而已。科学家以自旋,体积、能量、质量等来表示粒子的性质,而佛家则以地、水、火、风、空的性质来说明,似乎这两者有一致性。皆可说明物质与虚空的特质。目前科学家尚不知夸克、微中子等的来源是什么,但佛早就告诉我们,它们来自虚空,一切色相皆虚空所出,而佛更进一步指出,虚空由「自性」所生。自性是无法用目前我们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的,凡可言说皆非自性。

  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佛教哲学中还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见《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这已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到了很好的证明。物质就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可变为非物质的能量,那就是物质的本体的空。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是色即是空,那末非物质的能量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了。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能量可以变为物质,但从那一种能量变为那一种物质,用那一种方法步骤,却是到现在还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量形式之一)造出粮食、衣服和人人所喜欢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都没有不可能的理由。

  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知道,一切物质都是可以从空无所有处随缘变现的。这个缘是什么?按照佛教哲学,它就是众生的心识。佛教哲学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如人、狗、各种动物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这些有知觉的(活的)识也是源于自性,由于作用不同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共八识,由于有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人才能有看、听、嗅、味、触、知的功用。有「末那识」,人的生命才有动的感觉,有阿赖耶识,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才有记录之处,人(及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作为(称为「业」)就存在阿赖耶识中轮回转世,人的潜意识就是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所造成的。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中,「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复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要有「识」前来参与才可。佛教称这种前来参与受胎的识叫「中阴身」,这种神识是非物质的众生,它有生灭、有我相、有形体,其特性会随时间或作为而改变,因此,中阴身还不是自性。佛教讲的自性是无处不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分别、无形相、不生不灭、不可被知但可被「悟」。因此,自性与神识的函意不同,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虚妄,虚妄则会变。即所有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都是虚妄,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不是所谓“绝对的客观存在”,都是会变化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的毁灭只是现象灭,不是本体灭,因为就在物质毁灭的同时,能量产生了。一灭一生,只是转变,因此灭不是真的灭,生不是真的生。生命的流转也是如此,身体的物质转化为其它物质和能量,心识也处于不断的迁流变化之中,如果它再与另一身体结合,就又可以轮回转世。因为物质能够转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所以它决不能有固定不变的本体,同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本体。因此,佛说物质的本体是空,那空并不等于无,乃是说本体不可以言语文字来描述,它可以自由灵活地应付一切的转变,不受任何限制、损坏和污染,但不能被第六意识(即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认识,只能用智慧来观察。因此,这个本体并不是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可知”,而是可知的。但要达到转识成智的人才能可知。

  佛教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幻象组成宇宙,有情生命和无情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圆融一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精神境界的不同又可以分有情界为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群生依附于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须弥世界。

  宇宙系由无数个上述小世界所构成,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的化境,宇宙由无数个佛的化境,因此,它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现代的天文学已证明,佛教中所说的小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太阳系,每一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一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太阳系,一中千世界就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大千世界就是十亿个太阳系。

  每一个世界是依因缘而生,不是常一不变,而是受“成、住、坏、空”四大基本规律支配运行。成即宇宙的生成阶段,住即宇宙保持旺盛的阶段,坏是宇宙进入衰减的阶段,空是宇宙毁灭的阶段。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从生成到衰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观,佛教用“劫波”来表示。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早的出现,佛学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差万别。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差万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这就是佛学对于宇宙生命的起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佛教哲学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有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大脑六种肉体器官),各根有自己的「识」,称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空间上,根与识是一起的,传导神经属意识范畴,这些识主司见、闻、嗅、尝、触与知的功能,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前五识传过来的信息。佛学认为,人除了由这六识的能力外,经过修行还可以开发出第七识(未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及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佛陀就是具足四智的人。例如:眼识传来一个红色的圆型东西,而耳识同时传来尖锐的断续声音,意识就判断这是警示灯。但意识怎么会有警示灯这个名词,原来在第六识的记录上(佛学称此为名色)早就有了,而这些名色是复杂的小念头所组成的,这些小念头(佛学称为业识种子)是存在仓库中,这个仓库佛学称为第八识或阿赖耶识,而把仓库中的小业识种子取出变成大的名色念头是第七识的作用。佛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动皆会有记录,这些记录变成业识种子存在第八识中,肉体死亡时,这些记录随着心识(包括所有八个识)轮回转世而不灭亡,心识会随着其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投生到其相应的去处,这种自然的动力亦类似一种力量,称为业力。佛学是以八个识来说明所有有情众生之一切现象,前六识配合肉体之六根以从事见闻觉知的功能,作为和外界沟通的工具。而第七识是「动」的主宰,是「生」的意志表现,没有动念就没有生命。它控制人的体温、心跳、呼吸等(经由意根),而第八识职司储存,因此才有因果、业障,才会有森罗万象的显现,唯识论所谓「万法唯识」,此识即指第八识而言。

  佛教哲学认为,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都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颜色一样,陆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子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学中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为「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的事物,目前还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学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佛陀在世时,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九十六家学说,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六十二家,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可以归纳为三种:宿命论、神佑论、偶然论。佛教哲学认为,无论是宿命论、神佑论还是偶然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究竟的。现在的量子力学解释本质上就是偶然论。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它所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两者包含了世上一切事物(有情世界和器世界)的信息。这就是佛教哲学的因果律,佛教哲学认为,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但是,我们人类,如果只依据前六识,则不可能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由于不了解因故的规律,不了解偶然背后的必然,因而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困惑。如要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必须要努力修行,开发出人人本具的如来智慧。

  4 、基于佛教哲学来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

  大家知道,因果律是佛教哲学的基础,不光物质世界应该遵守因果律,就是单纯的精神世界以及由物质与精神联合构成的有情众生世界也应该完全遵守因果律。那么用佛教哲学是否能帮助爱因斯坦来解释量子力学中观察到的现象呢?本节就是作这样的探讨。

  按照佛教哲学,凡是所有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皆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也可以称为心识力)所感,大至天体宇宙,小至微观量子。对于每一个物体(如某个星球或某粒粒子),它均受到众生心识的作用力以及周围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该物体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运动。牛顿运动定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就是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宏观的物体,众生是如此之多,单个个人的业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众生业力的合力被合成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之中了,这样,似乎不用业力的概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运动规律。而对于量子微观世界,其本身的形成就是个别或少量几个心识所感。它受到的力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包括玻尔所说的测量仪器的作用力),还有一部分是一个或几个测量者心识作用其上的力。由于没有经过修行的人,其心识力是不可控制的,有随机的特性,因而,量子的运动响应也有随机的特点。

  一个原子的模型本质上就象一个宇宙模型一样,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就象行星绕恒星运转一样,其稳定轨道是离散的,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会吸收或释放能量。控制电子变轨的力主要来自于心识的力。而心识的力瞬间可以是很大的,因此,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的速度完全可以超过光速的,但这在目前的技术上还无法观测。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在哥本哈根解释中要说量子的行为只能观察到起点和终点而无法观察到它在两点之间的运行过程的原因。事实上,现在没有观测到并不表示今后不能观测到,没有观测到中间的运动过程也并不表示量子的运动就违背了连续性,这些结论都是推论的结果。有关心识可以超光速运行在佛经中有很多例子。这在佛经中称为神通,即修行到转识成智的人最多可以具有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关于波-粒二象性,按照佛教哲学,聚合成粒子或发散成能量状态均是由于心识的作用。如果心识的聚合力够强,一部分的能量就聚合成以粒子的面貌出现,并按照粒子的运行规律运行,这就是粒子性。如果把聚合成粒子的聚合力撤销,则原来的粒子又转化成能量,它就以波的形式运动,这就是波动性。因此,波-粒二象性在佛教哲学中很容易解释。顺便提一下,依据佛教哲学,具有特殊功能的“上帝粒子”应该是不存在的。因此,如果也要参与引言中所提到的打赌的话,则本文作者选择站在霍金一边。

  至于超光速概念出现以后就会有所谓的“因果佯谬”,即逆时通讯的问题,这在佛教哲学中认为完全是可能的。成就大智慧的人可以知道他的过去世,也可以知道他的未来世。佛陀在多部佛经中告诉他自己或别人的过去世,也告诉过别人的未来世,这在佛经中称为授记。很多授记已被历史所证实。近来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有采用“催眠术”回忆前世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因果佯谬问题的部分回答。因此,依据佛教哲学,所谓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定域性均是一种相对正确的概念,这种概念在相对论适用的范围内还是一种比较好的假设,它比牛顿力学所用的假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们还不是宇宙的真相。

  因此,我们依据佛教哲学就可以对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作出判别了。爱因斯坦深信因果律是正确的,他认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不圆满是由于在量子理论的表述形式中少了一种实质性的成分的看法也是正确的。但他由于受到两个约束:(1)坚持所谓的“客观实在”;(2)坚持定域性假设,使他局限在物质世界的范围内找原因,故而找不到这个心识力,以致于在与玻尔的争论中输给了玻尔。而对于玻尔来说,他关于微观世界不遵守因果律的观点是错误的,但玻尔采用概率论来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对的,因而,他的量子力学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但他的量子力学事实上只能预报统计规律而不能预报单个量子的瞬时行为。事实上,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预报宏观物体的力学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应用概率论的结果,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他们正好找到了一种表达式,把众生心识力的合力转化到物体间的作用力上了。

  依据佛教哲学对量子现象的这种解释,从形式上来说,它是自圆其说的,既说明了微观世界也是遵守因果律的,也不与现有的宏观世界的理论发生矛盾,而且还指明了超光速是可能的,不存在所谓的因果佯谬。但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要回答心识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测量?如何控制?按照佛教哲学,只有通过修戒定慧三学,打开自己本身具有的最圆满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控制自己的心识行为。对于一般的人,心识的行为是混沌的。对于这样的一种说法,过去搞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几乎没有尝试过。鉴于佛教哲学中已有如此多的预报与现代科学的发现相符合,本文作者认为,不妨一试。

  依据以上佛教哲学对量子现象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再来审视一下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几位当代顶级物理学家的哲学观点,我把他们简要归纳在表2之中,最右一列是基于佛教哲学的评论。从中间一列的主要观点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均是当代顶级物理学家,其看法还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很荒谬的。很多人自己也处于矛盾之中,不能给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完整理论。……

5 、总结和讨论

  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现象解释的争论,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哲学流派的争论,爱因斯坦坚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可知论的认识观,而玻尔则采用唯心论的世界观并坚持不可知论的认识观,依据佛教哲学,这两派均走了极端,因此,其观点中均有不正确的地方。

  依据佛教哲学,因果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意识世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莫不如此。本文通过采用佛教哲学的思想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认为在理论上是能自圆其说的。而且通过这一解释,也给现代科学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所谓的“客观实在”其实是没有的,所有可以感知的“存在”都是相对的;(2)所谓的“客观测量”其实是没有的,所有可以进行的“测量”都是主观的;(3)意识与物质一样也是不生不灭的,生命现象中应该有三世轮回;(4)物质和意识均可以超光速运行的,因果佯谬是不存在的,可以逆时通讯;(5)所谓的“上帝粒子”是不存在的。

  目前在宏观物质世界,因果律已被大家公认,所有的自然科学数学模型均是以此为基础。但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因果律还没有被大家确认,因而对于很多生命现象的解释,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圆其说的理论。本文作者相信,如想圆满地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也必须以因果律为基础,必须采用“心识不生不灭”这样一个公理。

  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对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也作了一些研究,他曾表示很欣赏佛教,他曾说道:“佛教具有未来世界宗教可能期待的特点: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避免了教条和神学,它包涵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同时它作为有机的整体植根于对自然和精神世界所有事物的经验,以此为宗教信仰的灵感。”遗憾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早一点掌握佛教哲学的根本思想,没有扫除他早年在建立相对论时所形成的认识论上的局限性,否则,他在与玻尔的辩论中可能不会输给玻尔。更为重要的是,佛教哲学有可能助他在统一理论研究中实现突破。根据佛教哲学的观点,任何物体上作用的力应该包括周围物体的作用力和宇宙众生的心识力。对于一些宏观的宇宙现象如银河整体移动、黑洞、巨风、洪水、地震等均可以用基于佛教哲学的统一理论来解释。

  哲学被公认为是科学之母,从量子力学的争论中也可以看出,哲学思想对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如何的重要。佛教哲学的本意不是为了搞科学研究,但它提出的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以及采用这一认识论所获得的一些观察结果与现代科学有如此多的吻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作者认为,佛教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突破现代前沿科学的一些瓶颈问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转自《龙泉之声》返回目录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