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一语中的

修行与生死

修行与生死

以有生必有死?

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人死后自性到哪儿去了    

中阴身寿命能维持多久? 

 人死后,自己不去住胎,就可以不在六道轮回了吗?

 解脱为生前不为死后

投胎转世的天机

隔阴之

投胎的真相

  中阴身(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灵魂)看见男女同房,淫欲心起充当了第三者(谈恋爱也有第三者,不过这儿是指中阴身)。因为中阴身是以风大为主,同房的男女看不见,在男子射精时就把中阴身冲进女子的子宫里,于是他就投胎了。所以要了生死,必须要断除淫欲心。现在大家都讲开放,也讲“性开放”,乱得很。我看淫欲心还是不能开放,我们不能象西方国家一样搞性开放,弄乱了不好。还是中国的性保守要好一些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


★何以有生必有死?         

  释迦牟尼佛,昔日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的时候,彻底取消人世间的一切杂念,妄念,恶念,同时启发了内在最高层次的原始智慧,能够透过宇宙万有的现象界,深达宇宙诸法的本体,照‘见’宇宙人生的真相,理‘解’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具有这种原始智慧的功能。这种原始智慧的功能是甚么呢?那就是众生本来的佛性。可惜众生迷惑无知,由于一念无明妄动,致使原始纯真无妄的佛性,变成亦真亦妄的阿赖耶识。

  再由阿赖耶识的不觉,引生第七末那识的妄觉,因为第七识妄觉的执著自我,遂演变成众生第六意识的错觉,迷真逐妄,认假作真;终日分别人我是非,心生贪、嗔、痴、慢、疑、邪见种种烦恼,身作杀、盗、淫、妄等种种恶业,由业感果,招致业报的生命体,这就人类最初生命的来源。

  当我们接受果报生命体的同时,又再造作或善或恶的业因,因再感果,果再造因,如是因果循环,于是形成无穷无尽的生死洪流,这就是众生有生必有死的主要原因。

摘自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人死后,自己不去住胎,就可以不在六道轮回了吗?

  不行,你能不住胎吗?心动了就投胎了。有个修道人,出阳神看见大树下有个白胖的女人,心动了就去抱她,其实是个母猪要生小猪。因业力所感,他看到的却是白胖女人。这时他听到有人说:‘我家的母猪生了小猪了。’他一看自己变成小猪了,赶快撞墙死了。‘呼!’又飞回来了。习气就会使你动心,所以现在就要磨炼。六祖大师还要到猎人队伍中磨炼自己,二祖禅师也到酒楼、茶馆、青楼去练心。所以大家要把路摸清楚,勇猛向前。最重要的是认识本性,做功夫将习气磨光,从一地、二地……上上升进,将习气除掉。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人死后自性到哪儿去了?

  随业转了。你造什么业,就到什么地方去。造善业到善的地方去,造恶业到恶的地方去。现在你修法了,就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了。大愚祖师慈悲啊,告诉我们,愿意到兜率内院的念慈氏咒,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就念往生广咒,给你一个去处。本来是没有去处的,因佛性无所不在啊!为什么有去处呢?著相啊,执著啊,心没空净啊。佛性没个影相,不需要地方,著相就要有地方啦。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灵魂与佛性有什么区别?

   灵魂是佛性与无明的和合。如你没有识得本性,着相的,就是灵魂。有分别心,有粘染的就是灵魂。魂与魄也有区别。有人说三魂七魄,就是三分灵魂七分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人身上都有阴阳,阴极、阳极。凡夫身上光明的一面只有三分,黑暗的一面有七分,所以要将黑暗的一面,执着的习气化掉。纯阳祖师叫纯阳,即阴气都消光了。着相出不了三界,着了阳神还是有生死,须一点都不着才好。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投胎转世的天机

  圣者投胎转世是凭愿力自在而来,凡夫投胎转世是随业力无奈而来,同样转世投胎,境界却截然不同。

  凡夫(梵语prthag-jana)投胎转世是随习染、妄识而来,当中阴身处于幽暗世界之际,一片黑漆漆不见人影,乃至不见山河大地,内心恐慌畏惧,孤独无伴,徘徊惆怅,四处游荡,业缘成熟,若突然看见有光芒出现,动个念头,瞬眼间即刻到了光线之处,这光不是一般照明之光,而是男女行淫欲所现之光,乃至畜牲行淫欲之际亦必然如是,这位中阴身的行者,若见男女行淫欲,自己欲火燃烧,当下做不了主,也想客串一份,毫不犹豫的冲下去,不冲还好,这幺一冲,就投生于父精母血之中,慢慢六根于母亲腹里成长,任凭九牛之力也无法掉头回来,投胎转世就是在这种微妙情况演变而来!可不悲哉!不可不慎!

  佛门有句名言:‘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一集)》
                  


隔阴之迷   

    是指凡夫死亡之后,神识投生转世,不知自己前世的一段因缘,一概无知,懵懵懂懂,故名隔阴之迷。这是站在凡夫未证成果位来说,业障深重所蒙蔽,智能被覆盖,佛性(梵语buddha-dhatu)不能彰显所致;如同一面宝镜,宝镜上面有尘埃,宝镜上一旦有尘埃,此镜就没有普照的功能;要有普照功能必须力求拂拭镜面上的尘埃,令其清净无染,那幺,宝镜本有普照之功能,当下即生效。

  同样理由,凡夫(梵语prthag-jana)有隔阴之迷,若能广修戒定慧,即能息灭贪嗔痴,内心所有一切迷惑颠倒,烦恼习气当下解脱光明,菩提自性自然照耀十方,对过去无始劫之事即能了之知始终,隔阴之迷站在证成果位的圣者是不存在的,通常是指未证成果位的凡夫而言。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一集)》
                


解脱,为生前不为死后 
  
信仰宗教,首先必须了解宗教,不了解,又如何信呢?未解而信,即是迷信。佛教固然说是有天堂,然而真正重视的还是即生天堂,非死后天堂。天堂地狱,皆为净土。真修行人,不厌生死,不爱涅盘,不是死后解脱,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就解脱,不是用于死后,而是用于生前。

摘自《释万行修炼谈心境


中阴身寿命能维持多久?

     当人命终之后,神识尚未投胎转世之际,所维持的生命旅程,每过一星期记忆即减半,过二星期记忆减1/4,过三星期记忆减1/8,到第七个星期之后,整个记忆几乎忘光,茫茫渺渺,但善恶的业因亦然存在,因缘一旦成熟,就随着善恶的业识投胎转世,死亡到投胎转世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中阴身前后有四十九天的寿命。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一集)》
 

返回目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