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特别推荐
实修法门
佛光普照
老人言
行者足迹
中阴救度实用程序
宇宙与人生
科学与佛学
一语中的
惊世骇俗
说佛论道
佛道经典
养生信息
无了聊斋
留言
报佛恩网
慧海佛光
佛法心中心
东华禅寺
佛教辞典
佛学在线
更多链接
 
首页 > 一语中的

★“念起即觉,但想要去掉却难”此语矛盾

“外境来时,感觉灵敏,念起即觉,但想要去掉却难。”此语矛盾,果能念起即觉,还要去个什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既’然妄念起时已经觉了,妄念即化于无形,根本没有东西了,还要除个什么?如果说,妄念起时虽已知道,但还在头脑里盘旋不去,那你根本未觉,还是著在相上。那就要禅锤打死这著境的妄心。你如用‘忘’字得法,大可用之。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用功人未翻身之通病

  记忆力忽好忽差,此用功人未翻身之通病。等你死后复苏,即无此病矣。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正是好消息到来的时节

  功夫用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正是好消息到来的时节。这个知进而不能退的是谁?当下回首一鉴,则百媚生矣!

  古德到此,比喻为‘狗子舔油铛’,盖欲舔不得,欲舍不能,是进退不能时节也。此时只需将此不知如何是好的急切烦躁之心,息下一观,则狗、铛皆空,进退乌有,当下偃旗息鼓,庆快清平矣!

  望好自努力用功,时时保护本来,不让其粘染物境,即能打成一片。苟不如斯,打七亦成徒劳矣。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先修后悟’和‘先悟后修’

  关于‘先修后悟’和‘先悟后修’,大有差别。先修后悟者,悟前之修属盲修;先悟后修者,悟后之修乃真修。先修后悟乃人在暗室,不知何处有污秽,不见什物如何零乱,无从著手打扫、整理,故为盲修;先悟后修,乃室内电灯打开,明见零乱、污秽所在,易于整理扫除矣。

  又先修后悟,看来多费了些时间,但多走路,脚力健,不易绊倒;先悟后修之悟,多轻浮,遇事不得力,易于摔倒,故须悟后真修。精勤扫荡旧习,方能圆证菩提,与果佛同行也。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佛教与道教修到最高时有差异

  佛教与道教修到最高时有差异,不一致。以道有所著,不能尽空;佛无所住,空亦销殒。道有神用可得,故用不全;佛无智亦无得,故妙用无边,此纯阳祖师之所以归依黄龙玄祖也。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净土与禅合辙

  文佛慈悲,预言末法众生,拟出生死苦海,只有修净土与密法。故今之佛子,当以修净土最为稳当。仁者如信吾言,即朝朝暮暮虔诚念佛,既不要求入定,亦不希求开悟。只与么老实念去,念至人空境亡,即豁开正眼,亲见弥陀佛性,与禅合辙矣。此即有禅有净土也,不是叫你于念佛外再去参禅也。

  修学佛法,本为了生死。开悟…见性,只是了生死的先驱。前人说:‘悟后真修’以悟后方识‘真’和‘假’,从而保护本身,不为假相所迷。此即宗下说的‘保任功夫’,亦即教下说的‘除思惑’思惑除尽,对境不迷,则生死了矣。此就禅宗说,净土则不须如此,念佛功夫扎实,临终有佛接引生西,则生死了矣。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做功夫有三难

  做功夫有三难:1、识得本性咬定难;2、识得后保任不忘难。 识得后要精心保护,勤除习气;3、不死守保任难。做功夫人常因勤于保护故,死于空里不能起用。故须一面无住,一面又须随缘起用也。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修道人功夫略有三种深浅

  (1)妄念随起随觉,不跟它流浪往返。临命终时,纵有中阴,亦能所向自在。 其不觉者可无论矣。
  (2)任何时、处,爱、恶俱亡,则可变化自在。
  (3)喜、怒、哀、乐,微细流注断绝,则与果佛同步,究竟自在矣。
  
  仁者于此三种境界中自揣在何次第中,努力向前,自能究竟自在。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如本法师说“空”与“有”

  如来广说一切佛法,无非欲令众生正见诸法的无我(空性),空性并非否定诸法的存在,而是空性建立在诸法上,离有说空,皆为邪见。空与有并不矛盾冲突的,空和有是互为相成,二者似乎矛盾而是统一的。佛法要人们在存在的现象上去把握本性空,同时在毕竟空的实相中去了解现象界的缘起法。能这样的观察、体验,就可得度一切苦厄。空从具体的有上显出,有在无性的空上成立,空有相成,不相冲突。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六辑》


★见性的境界

‘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者,即正当大爆炸时,非但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即连虚空亦不存在也。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灵知了了,这正是本性现前。有时不是了了觉知,又不像打瞌睡,这是不住觉的无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无记,就行了。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应该怎样忏悔?

  我们从前在不知不觉中都造了业。罪从心生,还将心忏,心空净是真忏悔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觉是觉破,把你的情见觉破了。一切众生,都是有情。这情最坏,情就是爱,爱就生水,水向下流,生死不能了。所以我们要觉破这爱欲情见,自觉还要觉他,帮助他人也觉破情见。憨山大师说:‘一句阿弥陀佛,要将自己的情见斩断,才能生西。’情重生不到西方。又,觉即菩提正觉,有情即众生。菩萨自觉已证,以慈悲心去觉悟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觉有情。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怎样理解无念为宗?

  无是无一切妄念分别,念是念真如觉性。念真如即念本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念念在本位上,保护它,时时刻刻见性,这是真用功。我们用功是灵活的,巧妙得很,不是死板的。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未彻悟前如何应缘、待人接物?

一切无住,心不随境转即是。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佛性与觉性有什么关系?

  佛性就是觉性。什么叫佛性呢?它是成佛的根本。还有法性,法性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三者合起来就是我们一灵真性,也叫一真法界。它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大宝贝,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什么是现量?

  现量者,如实而现,没有分别。像照相机照相,照出影子而不分别。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它是现量。坏就坏在第六识加进去了,这是张三,那是李四,张三对我好,李四对我坏,这是比量。我们做功夫要不分别,意识不跟前五识跑,也不随内影尘转,离一切对待,当体圆现,正量分明,即是真现量境。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缘从何来?

  缘是过去世所造的业感得的。业感缘起,心动就是缘。缘也是本性的妙能,大悲缘起,佛土庄严,都从菩提因缘而现。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今世不能成佛怎么办?

  可往生净土,也可再来投胎做人。要发大愿,愿力不可思议,要真心切愿,成佛度众生。世尊发愿在五浊恶世度众生,到最苦的地方度众生。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处处要空,会不会落空?

  佛法所说的空是说一切事物皆不可得,不是说无有事物也,所说真空妙有!空是空却执妄相的幻念。不是说不起妙用也,有由心得显,有而不有,所以无可执著。有人口口声声说空,但却心心著有,不行。即使真能‘空诸所有’,不能显现大悲妙用,正是‘实诸所无’落在空无一边。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看得见的世界尚属虚幻,看不见的世界又如何令人产生绝对信心呢?

  相虽属虚幻,但不是没有作用。所以说非空非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二边具不能住。天空之大,世界之多,现代科学尚不能测其端倪。只有佛眼明净,一清二楚。你只一心按佛法修持,到根尘脱落时,所谓看不见的世界自然得见。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做功夫有什么决窍?

   不要著神奇,玄妙,认识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当人的本性。以平常心,处理一切事务而一丝不可得。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怎么能迅速成就?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还想成就个什么?一切无求无著,但息妄,莫求真,自然归家稳坐。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听说中脉及左右二脉通后就是报身成就,可有此说法?

  这好像是外道、邪门的说法。我们的色身是业报身,不是佛报身。你在这色身上做工夫,是大大的错误,你如此修法,直到弥勒佛下世,亦成就不了佛。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入定以后是不是就醒不过来了?

  没有的话,你现在还做不到醒不过来,现在你定的时间不会长。要入定时间长,须经过几次入灭受想定才行,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刚开始灭受想定也不是很长,顶多定一二天。慢慢可以加长,一个星期,十几天,半个月,一个月,那以后可能一下子定得时间长了,但也不是一下子长多少年,这不可能。有些人对能入定几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人很羡慕。但是要知道这个灭受想定不好,那是死定。叫死水不藏龙,不起妙用,没用。大定是活泼泼的,在境界上能大用,对境不粘着。无住才是大定,才是真定。要时时刻刻在定中,大定是无出入的。有出定和入定都不是真定。禅宗有个公案,一个女子在释迦佛前入定。文殊菩萨走来一看,哎哟,这个女子不象话,怎么坐在佛前入定了;要拉她出定。他对这个女子弹指,不出定。又把她举到三十三天,不出定。再把她打到十八层地狱,还是不出定。释迦佛说:下方有个罔明菩萨能叫她出定。正说着,下方的罔明菩萨来了。这位菩萨在女子面前也是一弹指,她就出定了。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为什么不能叫她出定啊?而罔明菩萨却可以呢?有人说是缘的问题。不相干!问题在不能起知见。文殊菩萨起执见了:「这女子怎么能在佛前入定?」这个执见不能起。文殊菩萨是代表大智能的,大智能不能起执见,这是表法的。罔明是什么意思呢?罔者,不可得。就是一切聪明智能不可得。所以没有这些执见,一弹指就出定了。所以要把你的聪明打掉才行。老子说:「掊击尔智」就是说:空掉你的世智聪辩,要心空空的,就能证大道。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心中法靠佛菩萨加持,这不是心外有佛吗?

  佛是有的。如释迦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燃灯佛……,都是有的。但千佛万佛共一体,法身是一个。学佛的人必须做到理事不二、自他不二。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修行着魔的两个原因

  修行着魔有二个原因:一是‘宿障深厚’,欲除过去生中的业障,唯有老实念佛。二是‘不用善心’,喜欢神通、感应、不老实,这样最易着魔。大家要知道佛菩萨皆有神通,但不用神通,因魔亦有魔通,若以神通作佛事,则成佛魔混淆不分。修行主要在修清净心,心不清净,魔便有机可乘。

摘自《净空法师法语(续编)》


★怎样才是真性妙用?

  做事而不着相,不起二念,做等于没有做,这就是真性的妙用。乃至穿衣吃饭、迎宾、送客等等,都是自性的全体大用。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现在还没有见性,能不能起用?

  一切时用都是我们佛性的作用,否则怎么会讲话,听话呢?这就是启用啊!我们在作用中不住相就是妙用。坐在那里不动,不起作用。要灵活,要认真做事而不着相,这就是起用。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不动心,脑子是否会迟钝?

  不会的,脑子反应反而快。不动心,不是说不起心用而是不执着假相,为它所转而已,我们知道一切事相都是假的。不动心,什么事情来了,一来马上就反应,更灵敏了。妄想多了反而会迟钝。我们做事情要善运正念,否则怎么做事?但做事时心不住相,随缘应付,没有杂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摘自元音老人《禅密问答》


★如何看出修行者的“道行”深浅?

  道行之深浅,有时行于外,有时行于内,有时内外兼行,权实不定,正反不定,要知道修行者的道行高低深浅,是不容易的,毕竟,佛去高深莫测,非凡夫俗情所能窥测。

  具体而言,依正法而勤修,道行不离戒定慧,戒定慧不离道行,道行之高低与戒定慧成正比,不一不二,若如此正见之,因而圆满戒定慧,必知修行者之道行也。由于修行者的行法千变万化,内外之行、权实之行、正反之行、隐显不定,高低难以预测,我们倒不必费用心机试探,因为自的智慧与道行不足,焉能以井窥天,免得阴错阳差,把圣人(梵语arya)误当凡夫(梵语prthag-jana),把凡夫误认圣人,圣凡混淆,岂非自乱脚步,涂败于地!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二集)》


★“一子出家,九祖超升”,其理何在?

  各人修各人得,父修父得,子修子得,此话没错,这是站在自修自得的立场,靠自力的法门而进道,以达成自性自度的根本正常道。

  “一子出家(梵语pravrajya),九祖超升”,此语亦无不对,可分两个角度而正见之:
  一、主观超度:自古至今,佛菩萨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们,在其道业圆满,功德感召之下,其所有的宗亲眷上下,无不蒙受感化超度者,其数多得不胜枚举。
  二、客观超度:九祖升天的“九祖”,表示周遭的亲戚眷属,这些现生亲戚眷属,有些是包含过去无量劫前的父母兄弟姊妹而言,一子出家,当下震撼了整个周遭亲戚眷属,逐渐引发他们的菩提善根,终于也学佛了,这种一子出家,做为周遭眷属学佛之增上缘,谓之客观超度。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三集)》


★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 ?

  有为法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无为法就是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这是有为法与无为法一般之见识,有为法可说事相方面而言,无为法可说理体方面而言。

   若站在中道实相义而言,有为法与无为法是不二的,离开有为法就没有无为法,离开无为法就没有有为法,有为无为不一不异,何以故?因为无为法建立在有为法之上,有为法由无为法而彰显故。

   大般若经云:“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何以故?非离有为施设无为,非离无为施设有为故。”

摘自如本法师《佛学问答(第一集)》


下一页

 

 
 

2002年12月第一版|无了居士}2014年5月第四版

  京ICP备13008361号